去年4月7日,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義東線(明清宮站—體育館站)開通初期運營,標志著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全線貫通。
這一年,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全線安全運行里程數722.78萬列公里,正點率99.99%,運行圖兌現率100%,安全運送乘客4324.62萬人次。
金華軌道交通金義東線是我市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,也是國內市域軌道交通單條線路最長項目。該線起于金華站,途經婺城區、金東區、義烏市及東陽市,貫穿金義都市新區、義亭鎮、義烏市主城區以及東陽市主城區,止于橫店客運中心站,大致呈“L”型走向。
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義東線(明清宮站—體育館站)于去年4月7日開通初期運營,標志著義東線東陽段全線貫通。截至目前,該項目運營總里程達99公里,正線除車輛段站、橫店高鐵站、義烏高鐵站3個站點外,均已開通運營。
全線貫通運營以來,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日均客流穩步提升。去年,全線總客流達3697.51萬人次,日均10.13萬人次,在省內僅次于杭甬兩大城市。去年“五一”假期,單日最高客流更是高達23.12萬人次。
“金義東全線車站都配備人臉識別功能,通過刷臉就可進出車站?!笔忻裰芘d經常往來金華市區與義烏,軌道交通已成為他出行的第一選擇,“列車上還設置‘強弱冷車廂’,同車不同溫,滿足不同人群需求,真的很人性化?!?/p>
針對特殊人群新增人臉乘車票種,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在上線三類優惠人臉票種的基礎上,新增離休干部、現役軍人、退役軍人(限本市戶籍)、殘疾軍人、消防救援人員、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等特殊人群免費人臉乘車票種,更加方便乘客出行。
納涼區、冷暖車廂、便民服務卡、站長直通碼、會合點……一張張熟悉的服務“名片”,如今已成為金華軌道交通“內強氣質、外塑形象”的品牌產品。運營期間,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堅持“安全準時便捷高效”的原則,不斷提升運營服務水平,先后推出30余項便民舉措,并配合市有關部門和沿線地方政府,新增公交站點12處,接駁線路9條,優化線路45條,站點周邊設置停車場19個,增設共享電/單車停放點位25處,改善市民乘坐軌道交通的出行環境。
4月6日,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在萬達廣場站舉辦的“往日時光專列”閑置流通集市吸引了不少乘客駐足。
金軌青年、沿線市民們將家中的閑置物品拿到市集低價出售,或相互置換。圖書攤位支持“以書換書”,讓舊書籍煥發新的生機;妙趣手工坊展示了金軌青年制作的趣味毛線制品;舊物新生雜貨小鋪展示了眾多設計精美、富有創意的廢棄物改造作品,圍觀群眾除了觀賞也可自己動手體驗制作。
活動現場,各位市民穿梭流連于各個攤位之間,在感受“萬物新生”的同時,通過舊物再利用、資源再循環、低碳再普及的方式,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,讓市集成為綠色生活、綠色出行的宣教新窗口。
這是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推出的全線貫通一周年系列活動之一。除閑置流通集市外,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還推出了一周年攝影、視頻、文字原創作品征集大賽。4月7日至4月20日期間,市民可以到萬達廣場站,參觀優秀作品展,30余幅作品見證了金軌發展歷程、服務點滴、軌道沿線風貌、活動剪影,讓市民更加深刻了解金華軌道交通的發展歷程。
全線貫通一年來,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主動適應新形勢、新任務,加快構建和完善軌道交通運營“1+3+N”服務體系,全力開展運營引流拓流,并與世貿城市廣場、萬達廣場、綜保區免稅店、橫店影視城等商業體和景點合作打造“文化IP”,先后推出踏青季、動漫節、音樂節、古風傳承等特色文化活動,邀請省市級主流媒體和網絡博主跟蹤報道,吸納更多“流量”增加曝光度。
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全線貫通一周年,這是從“0”到“1”的華麗蛻變,對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來說,意味著又一次出發。
2024年,市軌道交通集團將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平臺和產業優勢,以市場化轉型發展持續提升企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。隨著金華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加力提速,市軌道交通集團圍繞“產業升級、延鏈拓鏈”,加快市場化轉型,拓展業務新領域,做好優勢資源資產轉化文章,增強企業“造血”功能,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。截至目前,集團公司完成了4個金融項目投資,新注冊成立3家公司,完成1家下屬企業混改,產業培育實現新突破。
市軌道交通集團將持續優化產業結構,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和對外合作,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;大力推動產業延鏈拓鏈,加快推進市場化項目公司組建,盤活存量資產,全力推動市場化項目落地見效;持續推動TOD綜合開發,最大化開發利用軌道交通場站及沿線商業資源,打造現代都市新生態。
同時,堅持對標國內一流軌道企業管理標準,繼續推進企業瘦身重組、降本增效,牽引短板領域持續改進,實現“對標、達標、創標”的螺旋上升。迭代優化考核激勵機制,建立系統化培訓體系,不斷優化改進、挖潛增效、自我創新,營造創業創新氛圍。
國企改革只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。市軌道交通集團將時刻牢記金華市委、市政府賦予的職責使命,推動集團公司改革步伐向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邁進,努力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